学霸是怎么研究拖延症

摘要 ddl还没有到期,我还可以拖……这是留学的你的现状吗?什么都没做,内心慌的一匹却还是强装淡定,甚至梦里向上帝祈祷ddl延期…… 你以为拖延

ddl还没有到期,我还可以拖……这是留学的你的现状吗?什么都没做,内心慌的一匹却还是强装淡定,甚至梦里向上帝祈祷ddl延期……

你以为拖延症是学渣的专属?No, Kaley Brauer ,MIT博士,这个学霸小姐姐也有拖延症!!!但是人家把拖延症当作对象进行了一番研究,并发行了论文(Maybe这就是我和学霸的区别)。让我们来看看学霸是怎么研究拖延症的吧~

Kaley Brauer,来自于MIT天体物理专业,研究方向是星系形成、以及早期宇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曾在布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。

她在发现自己的拖延症打乱了生活学习计划之后,痛定思痛,决心展开对于拖延症的研究:我预期的生产力,和我实际生产力到底相差多少?

换句话说也就是:我到底有多能拖?

说干就干,她用了9个月的时间,记下了自己和8名组员(包括2名博士后、4名研究生和2名本科生)的拖延情况,一共559个任务,以及预期和实际完成的时间。然后,她将这些拖延症观察记录写成了一篇论文:《“我会在这周内搞定它”和其他谎言》

这篇论文总结起来回答了三个问题的答案,有理有据。

1. 什么任务拖的时间最长?

2. 拖延和学历高低有关系吗?

3. 意识到拖延症之后有利于我们改掉这个毛病吗?

结果发现编程、码字最能拖。

她发现在日常的所有待办任务中,编程、码字(写论文)最能拖,而有deadline的任务则相反。这些任务,如果计划用1周时间完成的话,会被拖延成什么样子?

大家以为“能在短时间完成”的编程和码字,则将拖延症演绎到了极致。1周内能写完的文件/论文,拖成15周的时间,编程更加夸张,准时率不超过20%。预计1周能完成的工作,实际所用时间甚至可能达到30周!

整体来看,每周能准时完成的任务只有53%,实际完成每项任务所用时间,比预期多了70%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