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极冰盖突然消失

由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个团队领导的一组科学家观察到,在以前稳定的南极地区,冰的流失突然增加。这项研究发表在今天的杂志《科学》上。

研究人员使用一组卫星测量南极冰盖的高度,发现南极半岛直到2009年都没有变化。大约在2009年,沿着大约750公里长的广阔沿海地区的许多冰川突然开始以每年60立方公里(约55万亿升水)的恒定速度向海洋排放冰。

这使得该地区成为南极洲海平面上升的第二大原因,并且冰的消失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。

负责这项研究的布里斯托尔大学玛丽居里研究员伯特沃特斯博士说:“到目前为止,冰川给海洋增加了大约300立方公里的水。这相当于将近35万座帝国大厦的总和。”

这些变化是通过使用CryoSat-2号卫星观测到的,这是欧洲航天局专门用于冰遥感的一项任务。这颗卫星从大约700公里的高度向地球发射雷达脉冲。这些脉冲被冰反射,然后被卫星接收。从脉冲传播开始,就能以惊人的精度恢复冰高。在分析了大约五年的数据后,研究人员发现,一些冰川的冰面每年减少多达400万。

该地区的冰流失如此之大,以至于引起地球重力场的轻微变化,这可以通过另一个卫星任务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(GRACE)来检测。

沃特斯博士继续说道,“如此多的冰川突然开始在如此大的面积上失去它们的冰川,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惊讶。”“它显示了冰盖的非常快速的反应:在短短几年内,动力学完全改变了。”

来自南极气候模型的数据显示,这种突然的变化无法用降雪或温度变化来解释。相反,研究小组将冰的快速流失归因于海洋变暖。

这个地区的许多冰川进入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冰架。它们对内陆岩床上的冰起支撑作用,减缓冰川流入海洋的速度。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和臭氧消耗,近几十年来,南极洲周围的西风变得更加强烈。强风将温暖的海水从南大洋推向极地,从下方吞噬冰川和浮冰。

在过去的二十年里,这个地区的冰架厚度减少了近五分之一,从而降低了对冰川的抵抗力。一个关键问题是,南极半岛南部的冰大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基岩上,而内陆则延伸至内陆。这意味着,即使冰川退缩,温暖的水也会把它们带到内陆,使它们融化得更多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