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20年来 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蒋教授带领团队攻关 如何实现猪饲料抗性的研究任务?

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

抗生素曾被誉为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”,也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生产中,是对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利器。然而,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,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加,“治愈药”甚至变成了“致病药”。越来越多的人谈论“防变色”。

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饲料和畜产品生产国,饲料产量居世界第一,猪肉产量占世界的48%。目前我国畜禽用抗生素中,猪用抗生素占70%,随之而来的是食品安全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。饲料抗生素已成为阻碍生产优质、安全、生态的动物饲料和畜产品的主要瓶颈,阻碍了我国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转变。

2019年7月,农业农村部宣布,2020年,我国将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。如何实现无抗性猪饲料?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王艺臻带领他的团队在过去20年里解决了重大科研问题。针对猪养殖中饲料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、抗生素残留、肉质退化、土壤水污染等问题,他重点研究了猪免疫调节、微生态平衡、肠黏膜修复三大难点,形成了猪健康养殖中饲料抗生素替代的营养技术体系,推动我国饲料行业迈出了从“降抗”到“无抗”的关键一步。

采取不同的方法,瞄准“先天”

全球抗生素消费一半在中国,中国抗生素消费一半在畜禽。此前,饲料抗生素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发现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,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,改善动物健康,防治动物疾病,具有“吃药治病”的奇效,大大提高畜禽成活率和生长效率,降低养殖生产成本。

然而,大剂量、多品种抗生素的长期添加,必然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生态问题,如病原菌耐药性、肉蛋奶中抗生素残留、畜产品质量下降、环境污染等。“这个10g,下一个20g,怎么才能多用抗生素?”除了动物的耐药性,更让王艺臻担心的是,肉、蛋、奶中会残留抗生素,排泄物会污染水、土壤和农作物,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。

如何摆脱生猪养殖对饲料抗生素的依赖?王艺臻的团队找到了另一种方法,优先考虑猪的先天免疫调节,提高猪的免疫力,试图让猪少生病。

团队率先提出了内源性抗菌肽营养调控提高猪免疫力的新方法,建立了高效表达猪先天免疫因子3354内源性抗菌肽的营养调控技术,显著增强了猪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,仔猪内源性抗菌肽表达量提高2-10倍,腹泻率降低80%,为解决仔猪免疫功能低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。

巧穿“外衣”修复肠黏膜。

小猪是健康养猪的关键。仔猪阶段是整个养猪过程中最“珍贵”的时期,尤其是断奶应激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,免疫力低下,对致病菌敏感,从而引发腹泻等一系列疾病,最终导致后期猪的生长迟缓甚至死亡。

“这就像人吃了变质的食物,胃会觉得不舒服,说明胃肠道受损了。”王艺臻说。仔猪的肠道黏膜一旦受损,很容易引起肠道炎症。

“这就像给药物涂上了一层缓释胶囊。”王艺臻打了个比方。为了准确地为仔猪肠道的营养修复因子保驾护航,团队自主研发了

为了达到饲料抗性,我们不得不为饲料抗生素寻找“体身双”。

多种微生物栖息在猪的肠道内,它们在内斗中共同生活,形成肠道微生态系统。只有平衡的微生态系统才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,保证健康,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。

调节猪肠道微生态平衡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。如何突破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技术瓶颈?“改善肠道微生态不能只是一个打人的战术”,这和单纯增加猪肠道有益菌数量来改善健康的方法是不同的。团队将“增量”改为“质量提升”,考虑了益生菌的种类。

数量和相互合作的能力。王艺臻打了个比方:“传统技术就像安排100个人同时完成一项工作。淡人多力量大。而我们的技术只需要安排30个人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,各有所长,齐心协力。”

以菌种筛选和优势功能协同为突破口,王艺臻团队开展了新型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研发和协同应用技术体系。团队以高效分泌抗菌活性物质、消化酶和较强的抗应激能力为目标,筛选创造了丁酸梭菌、地衣芽孢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三种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。它们的活菌数、孢子率、抑菌效果、产酶量和产酸量明显优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。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抑菌、产酶、产酸的协同作用,明显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,显著提高蛋白质、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,解决猪的问题

技术难关过去了,推广的问题也随之而来。技术刚成型的时候,操作步骤多,效果检验复杂,成本比饲料抗生素还高。导致养殖企业不愿意改变,仍然保留饲料抗生素。为了改变企业的观念,响应国家的要求,团队主动联系企业进行试点,建立示范基地,一点一点推开。

“我们讲效果,大企业先做,小企业慢慢跟上。”王艺臻带领团队简化技术操作,完善技术体系,降低技术成本,同时帮助企业对配方进行测试和检验,直到使用后的效果评估。“全服”最后一推再推。

广的大关。

如今,一套易操作、效果好、成本低、系统性强的技术产品,已经在全国近30个省份的300余家大中型饲料和生猪养殖企业应用推广。应用汪以真团队成果研发的优质安全猪肉被选用为2016年G20峰会、2018年第14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指定肉品。依托该成果陆续打造了“九号牧场”“振宁”“天蓬‘正’肉”“拾分味道”等系列优质安全猪肉品牌。

用创新思维解决饲用抗生素替代的大难题,汪以真团队项目成果共减少饲用抗生素使用1.09万吨,避免近万吨抗生素向环境排放。同时,促进了浙江省全国首个“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”建设,指导建设了一批生猪无抗养殖示范基地和美丽牧场,直接推动了我国饲料产业和生猪养殖业的科技飞跃。

“项目的意义在于实现生猪绿色养殖,服务‘健康中国’战略需求。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,我们就应该在产业升级和食品安全上有所贡献。”汪以真说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