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标准是什么】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是交通违法行为,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,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有明确的界定和处罚标准。以下是关于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的标准总结。
一、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的定义
- 酒后驾车:指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数值,但未达到醉酒标准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。
- 醉酒驾车:指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法定醉酒标准,属于严重违法行为。
二、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的标准(单位:mg/100ml)
驾驶状态 | 血液酒精含量范围 | 法律定性 | 处罚措施 |
非饮酒驾驶 | 0 mg/100ml | 合法驾驶 | 无处罚 |
酒后驾车 | ≥20 mg/100ml 且 <80 mg/100ml | 违法行为 | 罚款、扣分、暂扣驾驶证 |
醉酒驾车 | ≥80 mg/100ml | 严重违法行为 | 吊销驾驶证、追究刑事责任 |
三、法律依据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九十一条规定:
-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: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。
- 醉酒驾驶机动车: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检测方式:通常通过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或血液检测进行判断。
2. 影响因素:饮酒量、体重、代谢速度等都会影响血液中的酒精浓度。
3. “酒后”与“醉酒”的区别:主要在于血液中酒精含量是否达到法定标准,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,但基本以国家统一标准为准。
五、结语
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不仅违法,更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交通事故。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,应坚决杜绝饮酒后驾驶行为。遵守交通法规,珍爱生命,远离酒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