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鹤楼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(黄鹤楼 李白)

摘要 大家好,小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黄鹤楼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,黄鹤楼 李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黄鹤楼送孟

大家好,小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黄鹤楼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,黄鹤楼 李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2、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3、译文: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,在柳絮如烟、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。

4、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,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。

5、扩展资料:创作背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,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,并很快成了挚友。

6、公元730年(开元十八年)三月,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(今江苏扬州),约孟浩然在江夏(今武汉市武昌区)相会。

7、几天后,孟浩然乘船东下,李白亲自送到江边。

8、送别时写下了这首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

9、2、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、喜欢交游的诗人,他“一生好入名山游”,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,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、歌颂友情的作品。

10、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是历来传颂的名篇,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,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,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。

11、诗的起句“故人西辞黄鹤楼”紧扣题旨,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。

12、“故人”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。

13、“黄鹤楼”是天下名胜,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,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。

14、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,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。

15、第二句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,紧承首句,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。

16、“扬州”是东南都会,自古繁华,而“三月”又正是春光明媚,百花争艳的季节。

17、诗人用“烟花”修饰“三月”,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、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,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。

18、那花团锦簇、绣户珠帘,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。

19、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,时间也选择得恰当。

20、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。

21、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这清丽明快的诗句,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。

22、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,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,惜别之情油然而生。

23、从《李太白集》里,我们可以看到李白、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。

24、在《赠孟浩然》中,李白写道: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

25、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

26、”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,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。

27、诗的第三、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。

28、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29、”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,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。

30、“孤帆”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,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。

31、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,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,渐去渐远,越去越小,越去越模糊了,只剩下一点影子了,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,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,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,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,陪随行舟,将友人送到目的地。

32、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,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“友情”这个字眼。

33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,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,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。

34、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,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“楼”“州”“流”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,吟诵起来余音袅袅。

35、这与孤帆远去、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、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。

36、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,意境雄浑开阔,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,百读不厌,无怪乎千古传颂。

37、全诗: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 》唐·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38、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39、译文: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,在三月份柳絮如烟、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。

40、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,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。

41、作品赏析:名句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42、”这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,“烟花”两字点染出柳如烟、花似锦的一派春光,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。

43、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“西辞”,一片孤帆,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,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,诗人却仍伫立楼头,凝眸远望,不愿离去。

44、诗中没一个字说到离愁别思,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。

45、在诗人笔下,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,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。

46、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,曾有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”的赠诗称誉之。

47、漫游天下名山名城,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,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,早就有一番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,南穷苍梧,东涉溟海”的旅游经历。

48、因此他在武昌名楼——黄鹤楼,送别诗界名士——孟浩然,去游历江左名城——扬州(古时称为广陵),面对着把名楼、名士、名城联系在一起的“三名兼备”的旅游盛事,他诗情勃发,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,浑无丝毫感伤。

49、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、地点、目的地,但这种交待被“烟花三月”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。

50、李白不是有过一个“梦笔生花”的故事吗?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,竟生成了送别时的三月烟花,赢得前人称此句为“千古丽句”。

51、天空也被明丽的世界感觉所感动了,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,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“孤帆远影”,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?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。

52、生命如流水,别情如流水,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,也就化作水天与共,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。

53、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,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。

54、这首送别诗,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(732)前后。

55、阳春三月,友人孟浩然与诗人挥别于天下江山第一楼——黄鹤楼,乘棹东行。

56、友人的孤帆已消失于碧水蓝天之际,诗人却仍久久伫立,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能载着他的深情,伴友人远行。

57、全诗意境阔大,情深意挚,不愧为一首传诵千古的杰作。

58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59、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60、译文: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,在,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。

61、孤船反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,事件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62、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