阆中古镇历史(阆中古镇)

摘要 大家好,小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阆中古镇历史,阆中古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古街巷  华光楼历史街区 

大家好,小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阆中古镇历史,阆中古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古街巷  华光楼历史街区  古街巷: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徜徉在阆中古城,最令游客称奇的是那些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、长长短短,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、古院、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,繁复中见别致,玲珑中显精巧,堪称我国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。

2、 阆中山、水、城如唇齿般相衬相倚,人居环境妙趣天成,堪称典范。

3、自战国中期巴国迁都阆中以来,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,竞相在此设置郡、州、府、道并苦心经营。

4、三国时期,阆中便是声名远播的"古城"了。

5、尤其是唐初鲁王灵夔、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,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、广建殿堂,使阆中的建筑格调骤然上品位、成规模,始有阆苑之称。

6、此后历代王子皇孙,朝廷命官在羁留这块"风水宝地"期间,也纷纷广聘能工巧匠,或兴土木以建府第,或择佳处以修别殿,逐渐使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唐宋格局、明清风貌。

7、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1条之多,而古院落更是数以千计,总面积达2.1平方公里。

8、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,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,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不可多见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,专家学者誉之为“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”。

9、 古城的古街巷命名也挺有历史文化底蕴:有以名木佳卉命名的白果树街、古莲池街、槐树街;有以名人、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迎恩街、状元街、三陈街、良牧街;以商贸命名的广东会馆、浙江会馆、陕西会馆;有以地理风水命名的管星街、笔向街;有以手工业发展内涵命名的机坊街、醋坊街、蒸馍巷……它们各有风貌特点和悠久的历史。

10、  古院落  古城民居张家小院的海棠  阆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,形成“串珠式”、“品”字型、“多”字型、“倒插门式”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,这些建筑和谐相处,相得益彰,为古城营造了浑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围。

11、 叩开古街巷一扇扇厚重的双扉兽环木门,无论是张家大院、马家大院、蒲家大院,还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的孔家大院,那恬淡雅静的亭台楼榭,那一窗疏影映出几枝素竹,那几峰假山衬出一壁浮雕,那砌工精湛的花台、花园和葱茏的古树名木,以及回廊和画宇下的笼中画眉,青石阶沿下花缸中的嬉戏游鱼,组成了一幅幅声色俱佳、动静和谐的立体图画,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和审美愉悦。

12、在这样的人居环境里,古院人家尽情享受着一份生活的恬美和艺术文化的滋养。

13、  古窗花  古窗花: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 玲珑剔透,变化万千的雕饰镂刻,是阆中古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。

14、房屋上的握挑、吊檐、檐头、门窗、门楣,大多有雕饰。

15、这些雕刻图案质朴,做工精细,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构件的某些部位,在整体结构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

16、特别是四合院中千奇百怪的镂空窗花,是这些古民居的精华和灵魂之所在,它使深宅大院显得敞亮、剔透,具有延伸建筑空间、扩大视野的功能,美学原理和实用价值在这里展示得十分酣畅。

17、阆中古民居的窗花达百多种以上,有"中国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"之誉。

18、有描绘自然景物的奇花佳卉,有反映市井生活的琴棋书画,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珍禽异兽,有表现古代人民不懈追求的“福、禄、寿、喜”之图案。

19、其技法有浮雕、镂空、圆雕、多层雕。

20、林林总总,生动、灵性,汇成一部再现唐宋以来民间艺术的“百科全书”。

21、  编辑本段主要景点  阆中共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,其数量居全省县级政区之首。

22、分布在古城区内的重要历史遗迹有汉桓侯祠(张飞庙)、华光楼、贡院、清真寺、文庙、净圣庵、天主堂、火神楼、柳树井、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以及正在修复或重建中的道台衙门、学署、武庙、中天楼等。

23、这些历史遗迹是阆中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具体体现,如果说阆中古城是一幅画,那么这些历史遗迹则是画中的“点晴之笔”,没有它们,古城将立即变得平庸起来。

24、  汉桓侯祠  汉桓侯祠,俗称张飞庙,明代又称雄威庙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三国文化旅游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
25、 张飞为三国蜀汉“五虎上将”之一,刘备攻取四川后,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,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。

26、在镇守阆中7年间,张飞保境安民,发展农桑。

27、章武元年(公元221年),张飞被属下张达、范强所害,谥为桓侯,葬于阆中。

28、张飞遇害后人们敬其忠勇,为他筑冢建祠,以示纪念,从初建时算起汉桓侯祠已有1700多年历史。

29、据阆州刺史崔善《新建巴西太守张桓侯祠记》,张飞死后即建起桓侯祠,虽历遭兵火毁坏,但累毁累建,“土宇几更,墓田如故”。

30、明代典膳黎重,在墓冢四周增筑围墙47丈。

31、此后还有多次续修。

32、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,占地5000多平方米,规模恢宏,建造精美,由山门、敌万楼、左右牌坊、东西厢房、大殿、后殿、墓亭、墓冢组成,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,为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。

33、  唐代佛塔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城北玉台山半腰,现滕王阁景区内,唐滕王元婴镇守阆中时 阆中滕王阁唐代佛塔  所建。

34、佛塔高8.25米,四方形塔基,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,塔身为覆钵形,正中开一船形龛,内刻一佛结跏跌坐于莲台,上装塔刹,刹基两层,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,上层为六方柱,各方开一昆门,门内刻一座佛,刹为火焰纹状。

35、石质细腻,古朴秀美。

36、此塔为七级浮屠,原为三座,仅存一座。

37、其视觉效应奇特,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去,石塔均向一旁倾斜。

38、  五龙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39、位于阆中河楼乡白虎村五龙山麓。

40、始建于唐代,元至正三年(1343年)重修。

41、占地4亩,建筑面积100平方米。

42、原有山门、戏楼、左右厢房及文昌阁等,“文革” 被毁,现仅存元代文化遗址文昌阁,属全木结构,其建筑风格为布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,面阔3间,檐柱侧脚明显,前檐下施六铺作斗拱出双挑: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型,第二挑华拱左右各出斜拱,极为别致。

43、斗拱用料粗大,梁架举折小,屋面平缓。

44、四根檐柱用料较大。

45、整个建筑,既具宋代《营造法式》中某些建筑特点,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。

46、其“叉手”用料为同期建筑所罕见,左右次间还保持“草袱”及圆木椽子。

47、建筑造型优美,大式作法,与山西五龙庙型制相似。

48、 虽仅存后殿,但却是现已保存不多的元代建筑。

49、  永安寺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水观镇东北5公里群山环抱的黄泥岗上,距阆中城约40公里。

50、建于唐代,宋治平年间,元至正年间,明嘉靖年间,屡为培修。

51、占地4000平方米。

52、占地1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,现存为元代和清代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,是一座重檐悬山式建筑。

53、寺中所有建筑、藻饰、石雕、木雕、泥塑、绘画六种技艺,均臻上乘,构成整体,优胜陕西之永乐宫、峨嵋之飞来殿。

54、现观音楼、大殿、西厢侧殿、天王殿、古永安禅院山门等古建筑尚存。

55、  清代四川贡院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56、清代考棚在城内学道街、清嘉靖年间重建、原由山门、廊道、考房、大殿、二殿、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。

57、现存有卷棚式廊道,纵横共长50多米,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。

58、左右有两排考室,各室相隔,饰以雕花。

59、至今保护较好,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。

60、清代考棚,是川北道贡院的俗称。

61、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后备人才的一钟制度。

62、明清时,阆中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7年,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。

63、省会迁徙后,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、府试场所至废除科举制度。

64、  华光楼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65、华光楼又名南楼,镇江楼,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66、始建于唐,屡遭火焚,历代复修,现存为清同治六年(1867)重建,建筑面积150平方米,是阆中古城区的标志性建筑。

67、该楼为过街楼,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,通高36米,三重檐歇山式屋顶,挺拔壮丽,精致典雅,唐风清韵,特色独具,有“阆苑第一楼”之誉。

68、登斯楼“三面江光抱城廓,四围山势锁烟霞”,丹青城廓、嘉陵山水尽收眼底。

69、  天宫院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70、天宫院位于阆中城南20公里的天宫乡。

71、始建于唐,明天顺三年重建。

72、 天宫院  因阆中天文文化深厚,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、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定居,在此择地观天,著书立说,死后都埋藏于此,天宫院为纪念他俩而建。

73、原有万年台、牛王亭、正殿、观音殿等建筑,正殿为双重檐歇山式屋顶,台梁式屋架,用料粗大,观音殿面阔三间,进深三间,为叠梁式和穿斗式结构相结合的建筑。

74、现两殿均保存完好,占地6亩,建筑面积684平方米。

75、这里地形像一顶王冠,四周有九条山脉朝向,叫做“九龙捧圣”。

76、袁天罡墓所在的观稼山,据说像一只麒麟,前面的圆形山岗即是太阳,叫做“麒麟奔太阳”,李淳风墓所在地方是一个圆形山包,像一颗珍珠,两边山脉则似两条飞龙,叫做“二龙戏珠”。

77、  滕王阁  嘉陵第一江山景区--- 滕王阁在阆中城北滕王阁(11张)的玉台山,同南昌 滕王阁一样,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滕王元婴建 造。

78、滕王于公元679年由寿州调隆州(阆中), 嫌“衙役卑陋”,便在城中建“隆苑”(玄宗 时改“阆苑”)又在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 亭,供其游乐,杜甫有《滕王亭子二首》。

79、 滕王阁下台基上有唐代佛一座。

80、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球体,正中开一船龛,内刻一佛结跏跌坐 于莲台。

81、上装塔刹,有石雕8力士举刹身。

82、刹身为六方柱,各方有佛一座。

83、刹顶为一焰纹状圆石。

84、石 塔通高8.25米。

85、  锦屏山  嘉陵第一江山景区---阆中锦屏山系国家AAAA级风景区,位于阆中古城南郊,因“花木错杂似锦,两峰连列如屏”,故人们通常都叫锦屏山。

86、吴道子曾以锦屏山为轴心,描绘三百里《嘉陵江山图》,杜甫诗云“阆州城南天下稀”为之赞美。

87、经千余年装点润饰,锦屏更加绚丽多姿,素有“阆苑仙境”和“嘉陵第一江山”之美誉。

88、其海拔 巴巴寺  480米,面积20多平方公里,东有状元山,西有马家山,北有牛家山,众山相连形成阆中古城的天然屏障。

89、唐朝以前曾在此建有玛瑙寺、杜陵祠、锦屏书院;明代又增建了望江楼等7座楼阁以及吕祖殿、观音殿、武侯祠、飞仙洞等庙宇僧舍,汇儒、释、道于一山。

90、杜甫、李商隐、吴道子、陆游等诗人画家相继到锦屏写诗作画,抒发情怀。

91、  巴巴寺  巴巴寺是伊斯兰教嘎德耶教门穆斯林的圣地,位于阆中市城区东北郊蟠龙山南麓。

92、巴巴 寺,又名“久照亭”,巴巴,即阿拉伯语“祖先”之意。

93、康熙年间,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穆斯林华哲·阿卜杜拉希在阆中传授伊斯兰教时,去世而安葬于此并建寺。

94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

95、 巴巴寺由山门、照壁巴巴寺(7张)、牌坊、大殿、花厅、井亭和园林组成,为国内少有的伊斯兰建筑群。

96、其寺门辉煌肃穆,亭角翘举,赭柱青门。

97、进寺门便见建于清乾隆年间砖雕水磨照壁,长约10米,高约6米,上为歇山式屋顶,檐下为砖仿木斗拱,壁身饰有浮雕、圆雕、镂空雕等技法的花卉、林木、竹菊和山水亭阁,堪称一绝,虽历经300余年风风雨雨,仍完好无损。

98、 大殿为寺内主体建筑,便是阿卜杜拉希的墓室。

99、墓室非常特别,墓棺悬于室内水井(泉眼)之上。

100、寺顶为四脊攒尖头盔式圆顶建筑,如若苍穹。

101、门窗、栋壁、顶楣雕琢精美、彩绘贴金。

102、大殿后为花厅,辟有画堂,古朴明洁,藏有许多碑匾字画,多为明清大家书画。

103、寺院内外绿树环绕,古木参天,竹、柏、楹、桂将寺院掩映在翠绿之中。

104、每年多有陕、甘、宁夏等地穆斯林群众抬羊前来朝圣。

105、巴巴寺,以其清幽雅秀、小巧奇绝、精工富丽的建筑艺术,吸引着四方游客。

106、  东山园林  嘉陵第一江山景区---东山园林。

107、东山园林位于阆中七里经济开发区, 明代白塔  与阆中主城区仅一江之隔。

108、景区占地面积200余亩,现有省级文物单位两处(唐代大佛、北宋状元洞),市级文物单位一处(明代白塔)。

109、其间林木幽深、高山飞瀑、小桥流水,是人们游览休憩的好去处。

110、 唐代大佛寺位于东山园林的半山腰,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其摩岩大佛为弥勒坐像,高约10米,是四川十大座像之一。

111、摩岩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,称为大佛寺,又名大像寺。

112、 在大佛身后有4700多个10厘米高的小佛,排列整齐,刻工精细,全国罕见。

113、此外,摩岩尚有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碑刻30余处,石刻造像5尊,石刻经幢1处。

114、 据崖龛内壁刻记的《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》记载:大佛像是唐代一名姓何名寿松的居士,花了20多年功夫凿成的,凿成的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四年(809年)。

115、  落下闳故居(星座苑)  中国春节老人——落下闳故居(星座苑)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省阆中市古城核心保护区内,是为纪念世界杰出的古天文历算学家、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而复建的一座串珠式二进民居院落。

116、座北朝南,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,房屋16间,为木质穿斗结构,雕花门窗,青瓦屋面。

117、2006年1月29日(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)正式对外开放,供游人参观瞻仰。

118、  清真寺  阆中市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(1669年),系由陕甘土木专家仿西安华觉寺设计建造,占地3亩多。

119、寺门门楼为亭阁式,寺内庭院占地面积2.4亩,3条石板小径直达礼拜大殿。

120、大殿为传统宫殿式,取明五暗三格局,无中梁,俗称“二郎担山”,面积628平方米,高30米,其造型古朴庄重,气势雄伟,整个大殿雕梁画栋,古雅清净,是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,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